振動時效效果的評價 1振動時效曲線法 比較振動時效處理前測得的幅頰曲線和振動時效處理后的幅頻特性曲線,當 共振峰的峰值增高,左移,頻帶變窄時可認為振動時效已發生作用。但參數
1振動時效曲線法
比較振動時效處理前測得的幅頰曲線和振動時效處理后的幅頻特性曲線,當
共振峰的峰值增高,左移,頻帶變窄時可認為振動時效已發生作用。但參數曲線
評價方法目前多見定性討論,并無嚴格的證明,而且不能實現定量測量。具體原
理將與第三章討論。
2測量殘余應力
工件在使用
振動時效之前殘余應力值和振動處理后同一測點上殘余應力的
對比,即可算出殘余應力下降的百分比。振動時效設備通過多點測試可看出殘余應力的均化程
度。振動時效中所采用的殘余應力測試技術通常有鉆孔釋放法、x射線法等。
盲孔法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1934年馬塔爾(( J. Mather)首先用鉆孔法測
量了鋼結構的內應力。1954年祖特(W. Soete)應用實驗應力的方法研究非均勻應
力場的應力測定,從此這種方法不斷被用來測定大型焊接件和復雜形狀鑄件的殘
余應力。70年代初,這種方法發展為盲孔法。比內( Beaney)和蒲若克特( Procter)
確定了盲孔法的實驗原理和方法,1977年美國維謝( Vishay)技術交流中心發明了
精密鉆之小盲孔的專用設備一PS-200型銑削導向裝置。于是鉆通孔法和盲孔法就
成為較精確地測量焊接構件和鑄件應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振動時效研究過程中均采用
盲孔法測量殘余應力,其具體測量原理將在后面所述。使用鉆孔釋放法來測量殘
余應力變化的方法來檢測振動時效效果很直觀,但過程很麻煩,而且鉆孔法屬于
破壞法,要測應力必定對工件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
X射線衍射法是通過X射線測定金屬工件在殘余應力作用下其晶面間距的變
化,由此推算出相應的應力。
振動時效設備它的優點有:(1)真正的無損檢測方法,不損傷檢測
對象,也不必制備沒有應力的試樣進行對比;(2)非接觸式測量,適用于高溫等惡
劣環境;(3)測量的部位很小,通常2~3m范圍,可以用精細的尺度做出應力分布
圖;(4)一種容易掌握的方法,適合于檢測焊接、熱處理、滲碳、磨削和機加工等
過程的應力變化。振動時效設備其缺點是:(1)只能測量表層(約20微米)應力,對檢測對象的
表面要求高,因此,通常要用電化學方法制備表面;(2)只能測量應變的彈性成份,
如有塑性變形出現,則不能反映出它的應力變化;(3)對粗晶等材料,測試尚有困
難,此時,X射線條變得不連續,使測得的應力值很不準確。
振動時效擴孔法{是在盲孔法測殘余應力的基礎上,在盲孔所打小孔的同一位置進行
擴孔,計算出擴孔后的殘余應變釋放量,然后利用彈塑性力學理論算出其殘余應
力值。其基本假設是測量的殘余應力只反映去處材料的那一部分(即小孔),而
對超出這部分的區域沒有影響。振動時效它的好處現而易見,可以在振前、振后同一點進
行測量,不必考慮材料殘余應力分布不均的現象。這種方法我們在實際操作時可
能是工藝方面的原因沒有得到可信的測量結果,如果試驗證明可行將對振動時效
振動時效殘余應力不均勻的情況提供更精確的效果檢測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有學者針對
振動時效這種特殊的去除殘余應力技術提出
了包括振動時效動應力判據和模態分析法等在內的無損檢測間接求得殘
余應力的消除情況,為高效無損評估振動時效殘余應力消除情況提供了可能